终于还是来了。

        官家尚武,官家还是少年时,就初现端倪了。

        可这些年,官家只是在军备上改进,并没有试图去提高武将的地位。那怕是两次大征战,武将的地位依然被文臣压着。

        可现在的讲武堂……

        谁都能想象到,从讲武堂走出的将领是怎样的。

        国朝的殿试,是把文臣都在名义上成为天子门生,而这讲武堂,武将直接就是天下门生的出身。

        还怎样抑武扬文?

        关键是,官家的这一番安排,似乎并没有有损文臣,反倒是让文臣有了武将的弟子。

        这时候政事堂的诸公会不会有些懊恼呢?

        早知道就直接压制朝堂臣工的诉求了,早知道应该跟司马君实、欧阳永叔一起反对来着。

        可现在偏偏让官家借了势,还借的是文臣的势。

        当然,也不全是懊恼。富弼就没那感觉。他记得官家还是太子时跟他交流过……这应该是向两条腿走路推进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