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没有为儿子玩什么授帅仪式……他心里还是没谱,不想这一次倘若战败了,把儿子在民间乃至朝臣中的影响力下降。

        临战任命狄青,赵祯有让狄青最后背锅的预谋。

        只可惜,并不算成功,狄青只是担负了前线副总指挥的职衔,也就是说,这场战争胜败的责任,主要还在儿子身上。

        “万事以己身为重!曦儿,汝之责任并非一两次征战,而是整个国朝……”

        老爹这样想这样说,赵曦理解,这也是本理。

        朝廷没有举行出征仪式,甚至连南征时的那样的宣传都没有。

        这一点是帝王和政事堂的共识。长久的败绩,已经让他们不敢做那些最终会成为笑谈的仪式了。

        但往来不绝的急递,漏勺一般的朝堂,对夏作战的事已经被整个汴梁知晓。

        同样,人们对东宫护卫营的期盼,这些年从来没有减少过。

        从第一个烽火点燃开始,每天都有人在护卫营的辕门前观望……

        当护卫营停止进出,关闭辕门的那一刻,人们都知道……护卫营要出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