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多了一条路。太子殿下的这些营生,可以不守着这点土地,不坑人害人,每一样都是可以传承的。

        儿孙无能,有了这些营生,几代人有个温饱应该没问题。

        至于太原府以及汾州的有些人,来找文家做什么轨道……文彦博直接就推出去了。

        开什么玩笑?你真当太子殿下是泥捏的,就由着你们这样玩?

        从万尹山开始,文彦博没有一次小瞧过太子殿下,可一次比一次给他的震惊大。

        “带为父书信与殿下……至于汝…还是接触一下内苑那个赵琴吧。”

        “此去汴梁,除了接触赵琴,办妥事后,立刻回程。莫要呼朋唤友的胡闹!正值丁忧……呼朋唤友也没一点好处!”

        除了老六家,国朝各州府郡县的那些元老,那些远离朝堂的使相,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全盘掺和太子殿下的营生。

        层次决定了。达不到相公的层级,有些事无法了解清楚,也就不知道太子殿下这些所做的事。

        赵曦一点都不缺钱,是真不缺,否则也不会改造工坊城,更不会用水泥路贯通汴梁和工坊城……这话有点假。

        不缺钱是真的,不说粮荒时赚的,就说轨道运输的利润,说朝廷定制军备的支付,说马车变样的卖给商贾……所有的产业都在源源不断的填充着工坊城的钱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