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轨道呢,你说粮食干嘛?赵祯继续看着富弼。

        “这次粮荒之争,让商贾以及臣工看到了轨道运输之便利。是故,臣工为家乡计,为朝廷计,倡议铺设轨道是应有之议。”

        尽管大家都明白,可言辞上还是得冠冕堂皇。

        总不能说:这帮孙子看着轨道的运力眼红了,不仅是货运,就是客运也有赚头。这不是你家儿子发慈悲要收购粮食嘛,他们觉得有点钱了,就想着投资轨道。

        再说了,都清楚,所谓的商贾,所谓的粮商,都避免不了跟臣工勾连。否则,切葱的下人都能领五贯钱的酬劳,上哪搞这些钱去?

        其实赵祯根本就问的不是这个,他想知道的是:为什么这次早朝会如此意见统一?

        可惜,这一点富弼也没法回答他。

        没人通知富弼,应该说这一次的范围很局限。重点是北人,还是家里有大片田地,历年以粮食粜籴为主要收入的臣工。

        这也难怪,南方人航运发达是一方面,轨道铺设的难度相当大。改航运为轨道运输不合算。

        真正让这帮人团结的原因,不仅仅是轨道的利润,而是太子殿下粮食的来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