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看来,当时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回避,避免与辽军冲突,只有兵力充足,我们就有还手的机会。”
“不错,陛下所著三十六计中,最后一计走为上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走很有学问,用好了可以转败为胜!”
教员宿舍,此时成了一个参谋部,学员们各抒己见,商量着怎么打这场仗。
他们这群人,这四年可没白过,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几位,基本掌握了各种兵法,还有不少战例。
但兵法战例都是死的,郭致尧也学过,光是了解没有用,重要的是灵活运用。
郭浩也给他们上过一些课,主要就是三十六计,至于一些经典战例,郭浩并没有全盘托出。
不是他不想教,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此时华夏还没有完全统一,他当时要留些底牌,否则谁能保证这些人,日后不会背叛大宋?
所以郭浩留了一手,打算传给后世子孙,有些想法是现在事先不了的,因为他需要热武器的配合。
……
杨业赶回西北后,重新控制了局面,郭致尧跟在军中,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潇洒。
杨业知道他怎么想,也不去管他,临走之前郭浩已经嘱咐过他,战事方面他自己决定,郭致尧跟着只是学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