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随即派司农丞相里玄奖带诏书给高句丽,命令高句丽与百济停止军事行动,否则唐朝将要攻打他们。
高句丽不从,不但与百济联兵,进攻新罗,还遣使前往漠北,挑唆薛延陀汗国与唐的关系,大有要抗衡唐朝之势!
唐朝不能容忍这种挑战权威的行为,随后,唐太宗决定对高句丽用兵,这其实是唐朝灭高句丽最直接的原因。
再有就是,隋朝时期,曾经四次大举出征高句丽,隋文帝一次,隋场帝三次,都以失败告终。
这几次战争中,除许多隋军将士战死疆场外,还有许多士兵被俘或散居高丽。
唐高祖武德初年,就曾与高句丽交换战俘,获得汉人万余人,可见隋末滞留高丽汉人之多。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途中遇到大量汉人,被夹道围观。
汉人的处境非常不乐观,没有固定的居所,还要受到高句丽官民的欺压和迫害。
陈大德回唐后,将所见情况报告了唐太宗,太宗大为震怒,道:“高丽本四郡地耳,吾发卒数万攻辽东,彼必倾国救之,别遣舟师出东莱,自海道趋平壤,水陆合势,取之不难。”
从话语间可以看出,为拯救滞留高丽的汉人,太宗已有了征伐高丽之意。
最后,高句丽修筑长城,与突厥联盟。
隋朝时期,经过“四次隋高大战”隋军大败撤退之后,高句丽人把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骸堆积起来,构成了一道毛骨悚然的“景观”,供其国人观赏,也有羞辱和挑衅大唐之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