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谢非言作为曾经天道之下的最强打工人,在基建这方面早已是驾轻就熟,自然不用这样憋屈,完全能够做到发展打仗两手抓,一边内部发展,一边对外扩张,以战养战,将封建社会的阶级内部矛盾转移为国与国之间的外部矛盾——这事儿谢非言熟得很。
因此,谢非言支持打仗做下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想要富先修路,路不通,商不通。
谢非言丢给工部尚书一张水泥配方,向工部的人描述了一下水泥,再让工部的人对着这个方子自个儿琢磨。
每个世界有每个世界的规则,宇宙常数也不尽相同,一个世界的救命药草,在另一个世界就很可能变成致命毒药,一些配方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谢非言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个世界除了有些飞檐走壁的游侠之外,并没有魔法师之类的人物,所以水泥配方就算差也差不到哪儿去——有个大致的方向后,工部的人就能以最快速度走出一条踏实的路来。
水泥能够展望了,日后繁荣的商路也能自然能够展望。
然而人是逐利的,当所有人都觉得经商比种田好时,日后人人都去经商,这地又由谁来种?
前人对这件事的应对十分粗暴,那就是重农抑商:首先在价值取向上轻视商人,形成士农工商的阶级,其次通过户籍、加重税收等各种立法手段,限制商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掐灭商人的野心和影响力,限制资本主义的萌芽。
谢非言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他天生反骨,常人喜欢的大多数在他眼里都讨不了好,哪怕他成了既得利益者,他也不会偏好半点——家天下的封建主义,他不屑一顾,阶层固化的资本主义,他嗤之以鼻。
所以这会儿,谢非言绝不会认为这些遏制资本家诞生的政策有什么不好,最多就是觉得不够完善而已,于是他大笔一勾,删掉了商人不能参加科举,不能穿丝绸,不许乘车等过于歧视的政策,再补充一系列规范商业活动的细节条例,最后成立了一个对各种商业活动加强监督管理的商务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