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领命受诏,当即辞别家小,点了五千精兵,并几名心腹幕僚,动身往会稽去。

        宴弘光虽是后起之秀,年岁尚轻,其名却传诸海内,天下皆知。

        原因无他,除去此人之外,还有谁能接连两次却北朝之锋,阻挡其南下征战?

        甚至因他的缘故,去岁北朝连往年一年一度的南下劫掠大典都没有举办,老老实实的龟缩在淮河以北,着实叫建康众人松一口气。

        刘彻未曾动身往会稽时,陈宪意态狂妄,甚至说出了“彼可为天子”这样的大不敬之言,待听闻这位声名赫赫的寿州刺史受令为永州都督南下,当即便改了口风,说:“纵使只据有永州之地,也未尝不可效仿勾践,一方为王。”

        这话说的颇有些死鸭子嘴硬之感,刘彻听闻不过一笑置之,率领众人快马加鞭赶路五日,终于在五月初顺利抵达上虞,南朝与陈宪驻军对峙的城池所在。

        刘彻初到上虞,便见有人出迎在外,体态肥胖,满面笑意,大抵是因为天气略有些热,额头上细细的生了一层汗珠,见了他之后便颇为亲近的凑了上去,口称贤侄。

        刘彻下了马,笑着与他寒暄:“经年不见,叔父风采如昔。”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黎家姐妹的嫡亲叔父、黎东山的胞弟黎东安。

        此次他受令为卫将军,名分上乃至征讨陈贼的主帅,但实际上谁都知道,真打起来还得仰仗这个侄女婿才行。

        黎东山这两年前前后后帮了刘彻不少,替他挡着来自朝廷的明枪暗箭,政策上也大力支持女婿,为他背书,不时的在皇帝面前帮他刷刷脸,可不是他心地善良爱做慈善,而是纯粹的利益交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