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哮月安然 >
        “入贡五载,也不知是否合了圣上的心意,甚惶恐。”

        楚皇这时才记起,收复南夷已过去了十几年,当年南夷部落内乱,现在的南夷王求助于楚皇,若楚皇助他平息内乱,愿以附属待之。

        本对南夷无任何关注,但念在其奇珍异草丰富,救上一救也无不可的份上,发了兵。内乱是平息了,南夷也内耗得差不多了,南夷王也是个硬气的,仍想守诺支付每年三万的贡税,及奇珍异宝,被楚皇婉拒了,相约十年后,等南夷王收拾好了国土,再行进贡。细算下来,至今为止已过去了一十五载。

        楚皇忘了,南夷王没忘,贡品五年前已经开始入关了,只是却没到他手中。楚皇大怒,他上位二十几年来,勤心为民,算得上是明君,大概让人忘了,他是如何上的位,也忘了他的手段有多狠决,看来他这个位置开始有人惦记了。

        也别怪他这人一想便想到了夺位上,三万两白银数字不算大,可也不算小,五年,便是十五万,十年呢?养支可以逼宫的军队足够了。否则,这国泰民安的,要那么多钱干嘛。

        此事必须彻查,只是要如何查起是个问题。直接问南夷王,他丢不起这人,先让暗卫去翻了一遍,只得出南夷王确实每年年底准时进贡,过了边关便交于驻地官兵了,再由官兵派人押送入京,可走着走着就没了踪影。

        去了哪,无人可知,连那官兵也不见了,这就真的是奇了。楚皇意识到这事不简单,且这里面的水也很深,否则每年失踪的官兵人数怎就不见上报,看来太过安逸,生了不少有心思的人了。他到要看看到了哪种地步。

        不过这事不能明查,只得暗访了。暗卫们不是干这活的料,按下此事也没申张,暗暗给南夷派去几人,好好安抚,太太平平过了年,才派自己的三子,以游学为名,暗查此事。

        线索不多,唯一的一个便是三个月前,曾在封城一茶楼,暴出一含沙射影,相当类似的故事。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总之,只有这一点了。

        三个多月了,一百天,中间还过了一个年,如大海捞针无异,说不定因打了草,惊了蛇,那说书人已不在了。反正不是现在台上讲这个老故事的这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