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年纪大了,这半年断断续续生了几场病了,这才刚刚好了一阵子呢。以前她身体可好啦。”吴秀才有些伤感的说。

        吴家家境本来也不算差。但吴奶奶青年死了男人,养大了独子,中年时独子又死了,儿媳妇一病不起,不久也跟着去了,独留下了个孙子。老奶奶硬气了一生,又开始拉扯孙儿。只是,吴家先后死了两任家主,家境自然也一落不起。

        好几年前吴家就只剩下一处宅院在出租,将将够养活着这祖孙俩。吴奶奶刚强孙子读书又聪明,她舍不得不让孙子读书,就只能自己去招揽了不少活儿,白天黑夜地干。而那时候她的好姐姐,那位刘家的老仆妇,就经常接济他们祖孙二人。

        如此,总算把吴秀才拉扯到他考中了秀才,至此吴家的日子就好过了些。吴秀才年纪大了,也能干不少活,贴补一点家用了,吴奶奶的日子就稍微轻闲起来了。再加上孙子有出息,吴奶奶生活就越发有了碰头,居然越活越硬朗了。但再怎么样,年纪大了,老毛病也不少。

        柳玉琴和吴秀才说着一路上的趣事,听得吴秀才非常向往,说:“我也想象柳兄弟这样出门四处游逛。可惜,家里独有一个老祖母,不敢出门。”

        他在本地虽然颇有才华之名,但想要再考中举人,难度却也不小。因为本地的教育其实是跟不上的,但他家境这样,他也不可能扔下他奶奶去省府进学,再加上家里也无这么多银钱供应他。所以他只能留在这里半工半读,贴补家用,积攒点银钱,以备后用。而且老祖母年事已高,就算有银子,他也不敢把老祖母一个人扔在家里。

        柳玉琴点了点头,说:“也对,你家有老人,确实不敢远游。不过这事不急,风景与外地什么时候都在。”

        “对的,对的。柳兄弟这话说的太对了。”吴秀才笑道。

        听到孙子的笑声,吴奶奶很是开心,吴家家贫,来往的客人自然很少。就是吴秀才相熟的学子们,也轻易不敢来吴家,怕吴家为了招待他们过于吃力。吴奶奶自然也清楚,大家的好意。但对于不能招待孙子的朋友,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

        这不一听他们的谈笑声,吴奶奶脸上的笑容都格外灿烂,还和春桃说:“哎哟,我还只当我孙子会干活,没想到你这个孩子也这么会干活呢。”

        春桃答:“我天天都干活的啊。煮饭,下田都是我们惯常干的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