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和吴小满这两年跟着柳玉琴也很是识得了一些字,学了不少知识,但他们俩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去正经进学的,所以除了心里羡慕柳吉柳祥能去上学之外,也没什么其他的想法,依旧认认真真在地里干着活。吴大有和赵奶奶母女俩人,也对此已经很是满足了。两个孩子能写会算,对他们家来说,已经算是天大的福份了。跟着柳家,再过个一代,他们也许就能有孩子去正经读书了。

        赵成这个年纪的男孩子都已经算是个正经劳动力了,就算家里经济好了,他也不可能去正经进学了。赵奶奶也和柳玉琴说过要和吴家分家了。毕竟吴家是吴家,赵家是赵家。赵成也该顶门户了。

        柳玉琴很理解古代人对姓氏的重视,很是爽快的同意了,在大家的帮助下,赵家就在吴家旁边又盖了一栋相同的宅院。赵奶奶和赵氏祖孙二人搬进了新屋,与吴家人分了家。只是赵奶奶和赵氏是亲母女,两人还是象一家人似的,活儿都混在一起做。特别是吴小满的妹妹,基本上还是赵奶奶在照顾着,赵氏夫妻是个壮劳力,干的活儿多。赵奶奶年纪大了,地里的重体力活她也干不了多少,赵成也不可能全干完,还得依靠姑姑姑父。两家人虽然分了家,感情却也没变差。

        柳玉琴很重视赵成,下了大力气培养他,经常会给他开小灶上课。毕竟他年纪大,学习方面接受能力也强些。再加上赵成自己也极为认真,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她希望赵成以后是自己的右膀右臂,很多事情,她以后就不用自己出面,直接交给赵成就行了。毕竟她年纪渐大,也得该有些避讳了。虽然她骨子里是不在意这些的,可是她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也不得不入乡随俗了。

        大家说了几句话,赵成和吴家夫妇也都回来了。见到这么多果树苗子,几个人顾不上休息,吴大有就说:“我们今天晚上就去栽树吧。”

        赵成也说:“我去叫人。”

        柳玉琴看了看天色,说:“算了,今天晚上也来不及了,明天早上再开始吧,人多,一天也栽得完。”

        瞎公也说:“这些果苗子都是连着泥巴一起挖出来的,我保护得很好,人家也说了,能放几天不会坏的。”

        他对这个已经有了经验,挖树苗子的时候,就要求人家把所有的树根上的泥团都保留着。这会儿柳玉琴直接往树根上浇了点水,也不让再次搬动,就把树苗子放倒在大门口就完事了。

        因为知道瞎公去看过柳吉柳祥了,赵成和吴小满也都问起了柳吉柳祥,瞎公笑道:“他们在书院里很好呢,让大家不要担心。”

        柳吉柳祥离开了家,除了柳玉琴最不习惯之外,赵成和吴小满也极为不习惯,以前四个人天天都要在一起,玩乐干活学习练功夫。现在双生子一走,赵成就成了正经的赵家当家人,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正活儿了。吴小满一个人也不好意思再来找柳玉琴学习了,越发是令柳玉琴觉得少了很多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