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公和铁牛走了,柳玉琴带着吴家人和哑婆在地里先忙活起来了。他们主要是先把地仔细整平,再把各家存的纯天生家禽粪便类撒在地里当底肥,做好这些准备就可以种菜。
除此之外,他们还得先准备大量的干草,编好成捆的草席子。
于是,赵奶奶赵氏母女二人就在专门编织草席子,因为是拿来用在大棚上的,需要的量大,而且时间紧,柳玉琴直接让她们往粗糙里编,说:“不需要太结实了,也不用精美好看,粗粗的厚实一点就行了。”
赵奶奶笑道:“嗯,已经快恨不是三把两把就编好一张了呢。”
赵氏也说:“要早知道,我们前段时间就可以慢慢编些备用了。”这个是费功夫的活,平时晚上都能编一会儿,慢慢积累下来,就不用这会儿急得恨不得长两双手了。
柳玉琴也很后悔,说:“我前面也没想到啊。不然早早割些草回来也好啊。现在还得现找草呢。”
“幸好那水边到处是草,就是得费些时间。”赵奶奶也笑道。
“可是现在草都枯了,反倒不如绿色的时候好割呢。”柳玉琴抱怨道。草枯了,拿来当柴草烧是很好,也不用割得多漂亮,甚至可以直接搂,可是这是拿来编草席子草垫子的,草参差不齐,还拦腰就断的,就不好用了。
赵奶奶连忙安慰道:“不怕的,你随便割。不过是编的时候多费点功而已。”
柳玉琴不会编草席子,就和哑婆在四处割草,尽量多找些有用的草回来。河边四处都是野草,两人割得头都不抬,就怕不够用。干了一会儿活,柳玉琴就觉得腰酸了,只得直起腰来歇会儿。哑婆是干惯了活的人,倒是不觉得累,依旧挥着镰刀,刷刷地割着草。
两人割好几堆,吴大有就过来捆好挑过去给赵氏母女二人编织。这母女二人都是干活麻利的人,编得又粗,速度很快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