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也好弄,我去其他村里买几捆回来吧,应当也不贵。”瞎公说。

        “对了,你们谁会编竹器,买回来的竹子要是粗,还得劈开,一根竹子可以分成好多根呢。”柳玉琴又说。会编竹器的人,都会如此处理竹子,而且还能把劈开的竹子再细分几层呢。外面一层带皮的更加有韧性结实,里面的就叫蔑片,一般都是用来编竹篮子竹框子的。

        结果吴大有和瞎公都不会,瞎公想了一会儿,说:“这样吧,我直接让人把竹子劈好了再带回来。就是我不知道,这竹子要劈成多粗啊?”

        “这个好办,你直接试一下不就行了,拿一根劈好的象咱们刚才做的这样试,要是结实就行了。因为我们还得在上面盖草的。”柳玉琴答。

        “行。那我今天就出去买竹子。”瞎公很积极,只怕不得立马就把竹子弄回来。

        柳玉琴回家拿了一两银子给他,又说:“不需要很好的竹子,尽量多弄些回来,也不一定要全部劈好的,也可以要那种本身就比较细的整条竹子回来,比如拇指粗细的,这种可以直接用,要是便宜就直接买这种了。就是要长一点儿。”

        她怕劈大竹子费功夫又还得多出一笔工钱。她记得在现代是有专门出售细竹杆的,一捆一捆的不值钱,一到国庆节或者一些大型活动节日,大街小巷子就四处都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红旗,彩旗等。用的就这是这种细竹杆,而且用完了还可以收回去放起来,下次再拿出来用。

        这些竹杆的使用寿命还蛮长的呢,别看细,但也很结实耐用,又便宜。农村也有很多人买回去在菜田里搭豆角架,丝瓜架什么的,用途还蛮广范的呢。

        瞎公点点头,说:“好的。我去了再看情况吧。”他准备带着儿子两人靠人力把竹子背回来。

        柳玉琴阻挡了他,说:“竹子长,还很重的,可别把人累坏了。你们赶牛车去吧,也不急这一时半刻的。我和吴家人、哑婆也得先把地整出来。”

        牛车其实很慢,象瞎公和铁牛这种步子快的人,可比牛车走得快多了。但因为要拖竹子,总得需要交通工具。柳玉琴一想到牛车的慢,心里就计划起,赚了银子一定要买头驴子或者骡子回来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