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聚集在一起,自然而然就说到了昨儿半山山庄从柳家拉走的几车东西,瞎公笑呵呵地说:“就是拖了几车白菜萝卜和一些大豆高粱。这是他们早就和我们说好了的,给他们预备着的牲口的粮食呢。”

        众人一听,果然是这样的,都不由地对村长刮目相看,村长心里也有些得意,暗道:“我就说柳大姑娘这么点年纪,哪来的这么精明,还不是半山山庄的人特意给柳家的这点好处啊。”

        也有人酸溜溜地说:“几车的东西,怕是挣了不少银子吧。”

        柳玉琴笑了笑,说:“不过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也就卖了五两多银子,这可是咱们三家人忙活了几个月的收入呢。”

        “哇,一个冬天都能挣五两银子,大姑娘还嫌少,果真是财大气粗呢。”那人说的话更是酸气冲天,还不怀好意了。

        柳玉琴懒得理会他,就当没听见的,村长恼火地瞪了他一眼,说:“人家能挣到就是本领,你一个大男人,也没见你去挣一两半两回来啊。”

        “可不是。柳家这回也是得亏了大姑娘做的菜入了贵人的眼,人家才会特意给了咱们这点子好处呢。不然,拿着银子哪儿买不到这点东西啊。”瞎公接口说道。

        “就是,人家这也是好几个青壮劳动力呢,忙活了几个月,也该有点收成。”有人忙着和泥。

        吴大有夫妻二人都是青壮劳动力,再加上瞎公一家三口,而且赵奶奶也就四十多岁,腰板挺直,精神力也很足,一看就是大半个劳动力,再加上赵成也是个十岁的小子了,这一对祖孙起码也够算得上是一个壮劳动力了。还有柳玉琴和三个小的,多少也能帮着干点活。

        这样算下来,柳家不是有六七口劳动力了吗,村里哪一家有这么多劳动力的,除非是那三四代同堂没分家的。但就算有劳动力没地也没用啊,而柳家又有劳动力,还又有的是地,多挣个五两银子,不是很正常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