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少爷也可以开始相看人家了。”陈立秋又逗了他一句。
陈三翻过年来就足十四岁了,这个年纪确实可以说亲事了。男子十五岁订亲,十六成亲都很正常。就算再迟个一两岁,也要开始准备了。越是高门大户的人家,子女的亲事越是重视,绝大多数人家,相亲都得提前两三年看人家呢。
有心的人,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接触些各方面条件都合适的人家,让孩子们互相认识,早早培养点感情,再从中挑选男女双方都喜欢的对象,也算是变相的婚姻自由。这样成亲的小夫妻感情要比纯粹的盲婚哑嫁要好很多,所谓家和万事兴,夫妻和睦恩爱也是大家都乐见的。
众人本来打趣一下陈三,突然又想起叶子和陈三也一般大小,叶子的婚事那才叫难呢,一时间居然冷了场。
叶子却笑了笑,说:“他的亲事,只怕还不急呢。”
陈立秋本就是精明人,听了他的话,立马附和道:“少爷年纪也不大,慢慢看也是应当的。过个三五年再说也不迟。”
陈三的亲事,现在其实并不好说,要说他早早就订好了亲事,也就算了。毕竟大户人家极少有悔婚的。但他以前没有订亲,现在要订亲可就难了,他和叶子的这份关系,使得他的婚事必定要与叶子的婚事有关系。所以,叶子的亲事不订下来,陈三还真说不到什么好人家的姑娘。与其给他随便找个人凑和,还不如迟几年再成亲呢。
“也对,男子二十成亲也不算迟。”马师父也说。
叶子的婚事,才叫真正的难呢。现在京城里适合年纪的姑娘家,只怕家里都在相看人家,争取早早订下来,哪家不怕姑娘被皇帝指给叶子,虽然当郡王妃说来也风光,但叶子的身份如此尴尬,皇帝又不为他着想,跟着他过日子,还不知道得担多少风险呢。一个搞不好,一家子的官运就到头了。
身份地位比较合适的人家,谁敢冒这个风险啊,肯定是早早把女儿订出去了再说。这样就造成了陈家就算不管陈三和叶子的关系了,也给陈三说不到什么适合的亲事了。
陈三一听自己到二十才成亲,反而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笑道:“我就说我还小嘛。谁这么早成亲的。”他巴不得还多玩几年呢,谁都知道一成亲就算是正经大人了,很多事情都得自己担着了。就他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担起一个家的重担。
何况他还不愿意呢,他也看得到自己的亲事正常情况下会在哪几家中产生。毕竟整个京城,各人都有各自的圈子。比如陈家,也有自己的交际圈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