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只要见到鞑子就杀……”

        ……

        看着这群人被鼓起体内已冷却了不知多久的血性,朱明特意停了好一会儿,才说下一条:“好!很好!我们这样做是死中求生!只要不怕死,还有生的机会,如果面对鞑子怕死,就一点生的机会都没有了!好了,听着,第三条是,不能丢下同伴私自逃跑,如果有同伴战友战死,要记上姓名籍贯,要带上他的遗体骨灰,送回他的家乡,交给他的亲人,帮他的亲人立一块墓碑,刻上他的名字,记上他跟我们一起战斗的故事,如果有可能的,还要给他的亲人送去抚恤金,照顾他的亲人;有受伤的同伴战友,务必及时救护,带上他一起撤离。这是我的承诺,也要你等做出承诺!能不能做得到?大家说,能不能做得到?”

        听到这一条,在场的人都是一愣,他们都是一些普通的工匠、士兵,不说那残暴的满清鞑子,就算大明的那些官老爷们,让他们去死就得去死,如果草芥一样,死了就死了,还有谁会记你的名字?还有谁会收拾你的遗体送还老家?什么抚恤金的就不要去想了,官老爷们才舍不得哪怕一丁点的钱财呢!什么立墓碑的,那是读书人、有钱人才能做的事情。朱明提出这一条,先不论是否能真的做得到,至少他许下了这样的承诺,从来就没有一些稍有地位的人给过他们这样的承诺,他们听在耳里非常的感动。

        过了冷场的一阵,人群中才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回应:“一定听从!一定做到!做得到!”

        看这群人愿意按要求跟随,朱明立刻安排进行编组。

        首先扩大编制的是骑兵,在清军营中缴获了一千多匹马,至少有一半适合作战马,骑兵的扩大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胡天雄、王阔雄有点不情愿要那些新入伙的,直到朱明同意了可以在老兵和新兵中同时挑选,才乐呵呵地争夺起人选来。两个骑兵排扩编为骑兵连,人数都达到四百多人。

        其次扩大的是原来的四个步兵连,在胡天雄、王阔雄一对活宝争夺完人选后,四个步兵连将人数扩充到八百多人。

        这次缴获了很多火炮,组建了炮队,以朱明兼队长,麻凯龙为副队长,人数两百余人,带走三十门比较轻便的弗朗机炮。

        由老兵中抽调部分骨干,组建了两个步兵连,四百多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