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碰瓷是不可能碰瓷的。
好在那位博主在发微博的时候,将警察同志的编号以及一些明显的五官特征都打码,所以不至于会被某些“卫道士”抓住机会去投诉。
当然,内部同僚之间肯定认出来了,大家就是揣着明白装着糊涂,明面上严肃批评这种“歧视公民”行为,实际上都是“哈哈哈,干得不错!”
从孩子入手找父母,那是一找一个准,精准打击。但是没有孩子的,从父母那儿想要凭空找孩子的就有些困难了。
首先是那些将孩子作为乞儿敛财的,他们肯定不会傻乎乎地给孩子办理什么身份证啊信息之类。
其次是部分将男孩买回去养的,因为这些小朋友年岁很小,根本就没到办身份证的时候,所以这种样貌吻合法还是无法准确找到人。
于是这款app上的数据成功率出现比较诡异的弧度。
丢失十年,十五年以上的寻亲,也就是孩子成年的寻亲效果几乎有67%的成功率。丢失时间越短,孩子年龄越小的成功率越低。
丢娃的家长们坐不住了,她们纷纷在平台后面留言,万般哀求苏如伊能不能再想想办法。让他们付出什么都行。
这条消息传达到苏如伊那后,就交给爪爪和林正给联手解决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