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者开始脱离群众,创作的内容只在小范围的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无法对这个世界以及社会实际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西方价值观的不断入侵,传统的价值观被颠覆,捍卫传统价值观的人与接受西方价值观的人,开始变得越来越水火不容。
甚至在许多领域会爆发出激烈的摩擦,思想上的冲突会演变成为现实中的冲突。
而那些低级娱乐和安慰剂模式的娱乐,会逐渐席卷整个底层的文化娱乐市场,让底层的民众失去思考和向上的动力。
如此一来,不同的人群会因为阶层、环境、价值观等种种因素越发割裂,变成彼此都无法互相理解的群体,从而让信息茧房效应进一步的加强。
这显然会诱发非常严重和可怕的后果。
于是立足于这一困境,论文紧接着提出了网络时代,通俗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所需要的必要因素。
首先是根植于传统文化根基与一般民众文化诉求的内涵。
网络时代,通俗文艺作品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文化根基,也不能背离民众文化诉求。它要始终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进行创作。不能陷入曲高和寡,盲目自嗨的困境,也不能成为西方价值观入侵,断绝传统文化传承的帮凶。
只有满足时代的要求,满足普通群众的诉求,才是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