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义渐渐发现,在这种混乱的战场条件下,原本用于“理性人”的那套指挥方法基本上不会奏效,反而是严格按照AEEIS提供的数据分析进行指挥,最终都能获得一个从整体上来看最能接受的结果。
在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决策上,秦义开始越来越重视数据和AEEIS的意见。
因为相比于关键战场而言,这些边缘战场、小股部队的行动不会影响大局,秦义也不指望着他们会出现那种极其微小的“爆种”概率,只希望他们不要太快崩溃,打出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战果就可以。
这一次,秦义成功赢下了这场战役。
在快速复盘整个战役全程之后,秦义又快速投入了下一场战役的指挥,因为他的时间很紧迫,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些让人难以抉择的问题。
秦义越来越善于按照AEEIS的数据和“全局思维”来进行指挥,而他的战果也在稳步提升之中。
从刚开始的部队溃败,到现在可以努力地将战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赢得战役的胜利,秦义的进步非常明显。
每次胜利,看着士兵们的欢呼画面,看着AEEIS汇报的伤亡数字越来越低,秦义在欣慰之余,情绪也变得越来越麻木。
他感觉自己似乎逐渐变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指挥机器,已经快要完全忽视掉个体士兵的感受,冷酷而精准地做出最有利于全局战斗的选择。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