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奋斗》里的社会再发展几十年,就会变成《美好明天》。”

        “在《美好明天》里,最后有一个彩蛋,有人往主角的房间里扔了一把枪。这个寓意很明显,就是当社会矛盾达到《美好明天》的程度时,穷人只有唯一的选择。”

        “而《奋斗》里,却并没有类似的选择,因为它们所描述的环境是不同的,要表达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暴力抗争,并不能包治百病,并不是任何情况下的最优选。在《美好明天》的环境里,这或许是一个选项,但在《奋斗》里,并没有这种可能性存在的土壤。我们可以想象,即使这个穷人选择抗争,也无非是成为下一个念叨着‘骗子’被关起来,被数万人、数十万人联名谴责、批判的杀人凶手,只会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糟。”

        “那么,还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

        “其实是有的,就是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

        “在游戏中,穷人没有上升渠道,但在现实中,我们有。”

        “在游戏中,穷人不能对抗消费主义,但在现实中,我们其实可以。”

        “在现实中,大部分人其实并不会以一个人的穿着、服饰和奢侈品去定义他——除了少数被消费主义影响过深的人。”

        “所以,在游戏中不存在的解法,在现实中是存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