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因为电影制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疏离感。

        开头的这一段,电影花费了不少的篇幅在描写主角的日常生活,包括他吃速食餐、看电视节目精彩、凌晨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等等。

        但是,这并没有加深观众们的代入感,反而将观众们的视野给完全剥离了出来,变成了一个毫不相关的旁观者。

        在拍摄过程中,镜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监控,冷冰冰地、不带任何感情地俯视这个世界中男主角的生活。

        男女主角恋爱时的甜蜜被消解了,分手时的痛苦自然也被消解了,这种方法能够让观众们感受到主角的情绪波动,却又仿佛隔了一层镜子,不会引发内心中太剧烈的情感波动。

        裴谦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犯了一个错误。

        电影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但同样的剧本交给不同的导演来拍,却能拍出完全不同的作品!

        这是因为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导演会不断地加入一些“私货”,拍摄的手法、电影中的各种细节、讲述故事的节奏……

        这些全都会影响观众们对于一个故事的观感。

        有些看似非常无聊的剧本经过个人风格浓烈的导演拍摄之后,就变成了影史中的经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显然,朱小策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和裴谦的原意完全不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