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理有一点难理解,所以需要将视角换成《弑君》的女主角挽风,再从挽风的角度来看。

        《弑君》的前半段,是挽风这个杀手想方设法的寻找杀掉小女皇的时机。可当机会来临时,她又幡然醒悟了,小小的女皇并没有过错,真正的过错在把控着朝局的荀溯身上。

        小小的女皇,有一个很大的梦想。她梦想有一天,大燕国不仅能够接受一个女人坐稳皇权的事实,也希望有一天,大燕国的朝堂之上也能容得下女人的一席之地。

        小小的女皇说:“如果女人能站在朝堂上,女人便能站在大燕的任何地方。”

        挽风为这个天下大治众生平等的梦想所打动,她心甘情愿的成了小女皇的一把刀。

        她为女皇出谋划策拼尽全力,最后终于将顽固派的党首左思源,她曾经的主人送上了断头台。

        从某一方面来说,挽风与荀溯其实非常相似。他们不被规则束缚,只遵从内心的召唤。所以她才会从左思源的一把刀,变成被女皇驱策的对准左思源的刀。

        所以,她也是危险的。

        挽风成为了女皇的心腹,然后她便多少感觉到了荀溯与小女皇之间的关系。

        他们并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小女皇信赖荀溯,并且,她依赖荀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