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突围,是指保存实力的突围,能与皇帝后续抗衡再战的突围。

        否则成不成功突围,差别也不大。

        短短时间内,赵徵已将敌我情况尤其己方的快速分析了一遍,情况是紧急,但还没到最糟糕的境地。

        他败而不溃,收拢的兵马仍是有序的,不是残兵。而折损的那十余万的兵马,其实更多的是新兵,还有虞长治麾下的南梁军。

        老兵经验丰富,配合也默契,最大程度避免惊慌失措自乱阵脚,大部分都能及时收拢回来。

        所以,赵徵底子还在。

        这是一场凶险大战不假,皇帝已稳占上风不假,但他也不是一丝一毫的翻身机会都没有的。

        关键是接下来的突围冲锋!

        那两个较大的冲锋拗口没什么好说的,赵徵很快安排好了,只剩下那个偏小最凶险的。

        它之所以最凶险,除了地形原因以外,也是因为它最关键。

        这个拗口坡度最高,也最容易冲锋突围,皇帝必然重军猛将压在此地!而一旦在此成功突破,则士气大振大军潮水般涌出,再配合柴义的奇兵,突围成功率立即飙升至七成以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