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统局在京都城站稳脚跟之后,深入调查更是发现姚希圣的门人弟子之中,都少有人参与到历次对李恪的弹劾风波当中。

        甚至每次李恪做出成绩来,姚希圣总会在内阁之中大加赞扬。

        虽然他的立场很可能是故意针对徐无咎,但敌人的敌人暗中联合,结盟互助不是很正常么?

        现在徐无咎伏诛,朝堂动荡也已经慢慢平息,眼看着姚希圣就可以在内阁之中更进一步了,他没道理在这个时候在背后捅李恪的刀子啊。

        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姚希圣不应该是顺着之前那点香火情向李恪示好么?

        哪怕是顾忌雍帝的看法,那也没必要突然翻脸。

        此事事关重大,陈悦薇也是再三确认过的,此时李恪问起,她很肯定的说道:

        “上次集体农庄被人煽动企图闹事的几个人都被抓住了,通过审讯才了解到他们这些人背后另有其人。

        此人名叫崔龙久,自称是博陵崔氏的远支,似乎崔氏也从未否认过。

        多年前姚阁老还未入阁时,因‘挥洒自如,栩栩如生’将此人收入门墙,十年前崔龙久中进士的那一科会试主考郑明义又是姚阁老的多年挚友。

        而入仕之后,崔龙久先任大理评事,随后点选入翰林院历任检讨、编修、修撰各职,可谓官运亨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