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这几段话对于士人来说,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陌生,毕竟是圣人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第一篇文章里的经句。

        圣人治学,又有开篇明义之意。

        那几个家仆长随不懂,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各自跟随的主人也多是草包。

        像是永兴彭氏家中,即便是十几岁的小厮,只要不是愚顽不灵之辈,大多也都读过这篇文章。

        或许圣人文章,其意高深莫测,这些人未必能全部理解透彻,但大概的意思,却也都各有所得:

        “圣人也说格物而后致知,我总是不太明白,太子能有多得,应该很了不起了吧?”

        “儒学八目,岂是易事?我猜想这是太子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吧?”

        “那他发布这篇文章作甚?要我说,这文章还不如小六子写的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