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城南三十里外,有一个汪家庄,聚居此地的居民大多是汪姓,据村中人自己说,祖上是十六国乱世时,为避战乱,从新安汪氏分析出来的小支。

        这种事情早已不可考,但汪姓是当地大姓却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汪氏连评判品阶的资格都没有,但是汪姓却从来都没放弃过子孙的教育,就连族学里的先生,也都是竭力从世家子弟中高薪厚禄延请。

        只是很可惜,能屈身到汪姓这种寒门之家教书的,根本不可能是什么才学高卓之人,能来的也都是低品士族家中那些学识有限,出仕不成却又家境困窘之人。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来混日子的。

        这样的老师,能教出什么样的好学生呢?

        汪氏对此不可能一无所知,只是徒呼奈何而已,只能期盼着,一代代下来,总会有奇迹出现。

        天可怜见,汪氏第十代里终于出了个奇迹之子汪文逸,此子天资聪颖,有过目不忘之才,哪怕教书的夫子敷衍,他也在短短数年之内,通习三百千与小四经。

        更让汪氏欣喜若狂的是,秦州田氏的大儒田伯光怜悯奇才,居然亲自出面将汪文逸收为弟子!

        虽然秦州田氏也不过是四品下,比陇西李氏和雍州何氏差了不知道多少里,但是对于汪氏来说,已经是需要仰望的存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