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五日的发酵后,京都城内外物议沸腾、暗流涌动,只要不是太蠢的人都能意识到,一场针对太子李恪的风暴正在酝酿当中。

        在民间,各种各样针对太子的谣言甚嚣尘上,刺激着老百姓们脆弱的神经,让普通百姓在担忧朝廷加征的压力下,对造成这一切恶劣后果的李恪怨气日增。

        在士林中,不但以前李恪在雍州、徐州打压大小世家的旧事再次被人提起,关于岭南世家已经事实上被李恪彻底连根拔起的论调也是传的沸沸扬扬。

        在官场内,官员们私底下提起太子时,赞扬此次交州大捷的人越来越少,反倒是警告大家不可让那些粗鄙武夫们翻身的论调越来越密集。

        在禁宫内,小太监们用来讨好宫娥的话题,也都从外面的新鲜事,变成了“某某员外当街大骂太子误国”、“某某乡老拿了某个不肖子孙游街,原因是那人竟然敢说太子的好话”……

        这股风潮愈演愈烈,已经从暗中逐渐开始走向公开,京都城内每天不知道多少人都在痛骂“太子误国”、“李恪祸国殃民”。

        受到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东宫。

        如今东宫已经再次内部戒严,代替李恪留守东宫的彭文君也再次严令限制宫人出入。

        这种谨守门户的做派落在某些人眼中,自然是一个不小的胜利,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免不得要下令再接再厉。

        虽然不至于像上次那样,愚蠢到直接派人与东宫产生冲突,但是如今东宫门外,那些负责监视的各方探子胆子越来越大,渐渐的都变得明目张胆的窥伺在东宫门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