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人从没有从粮食与土地的角度来剖析王朝的兴衰与荣辱,但古代人的朴素智慧却不妨碍这些东宫六率的将士们算一笔账。

        若是像以前打算的那样,在东宫六率从征数年,而后回到老家,用积存下来的粮饷买几亩好地,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日子。

        然而,事实是军中的厮杀汉大多好酒、好赌、好色,大多数人都是从军十余年,一文钱都存不下来。

        运气好些的,遇到好的主将,会在老兵伤残离营时给些路费——还不敢给多,给多了怕朝中那些无事生非的言官弹劾“刁买军心,意图不轨”。

        运气差的,不是死在战场上,就是伤残老病之后,孤苦无依的在某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里黯然离世——这种情况,其实是要占绝大多数的!

        两厢一对比,该如何选择,对这些军中的糙汉子们而言其实并不困难。

        虽然这个时代的人讲究的是落叶归根,重乡土而轻迁徙,但对这些转战各地,流转天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马革裹尸,甚至悄无声息的死在荒野中的军汉们来说,能在广南安下家园无疑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哪怕有少数人思乡心切的,军中训导官也都会积极介入,力劝这些人和大家一起,就在广南安家。

        嗯,这样说其实不准确,如今鸿基、太原、保胜这三郡之地,已经被大雍租借了九十九年,明眼人都知道太子殿下打算占下来之后,就不会再归还给广南人的。

        不定什么时候,再把广南人狠打一顿,再让广南那个事事唯唯诺诺的忠顺王在盟书上画个押,这三郡之地就是朝廷治下的交州属郡了。

        针对军中普遍存在的思乡之情,李恪深入到基层去,与不少军士交心,而后就开了一个闭门会议,做出一个让许多人都大惊失色的决定:

        一个多月之后,新年正旦之日,太子殿下要在元水之畔祭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