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猜到了广南人会火攻,那么广南人会使用哪种火攻的方法也就不难加以推论了,来来去去无非是那几种而已。

        在参谋部合议推导出来的几种方式中,与会之人一致认为,广南人夜袭纵火的可能性最大。

        这就是参谋制度的好处了。

        就像以前,盟军的谍战水平极为优秀,谍报人员屡次建功,破获敌军密码、刺探情报、侦知元首意图……

        但双方照样打的有来有去,依仗的就是优秀的参谋制度。

        我不需要知道你有什么行动计划,我只需要将你可能的行动方案都推导出来,然后加以防备就可以了。

        李恪参考其所建立的参谋制度,如今经过数次战事的历练也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虽然与那支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优秀参谋团队比,还要差的多,但是在这个时代却已经足够应付所有的敌手。

        莫正自以为聪明,以为可以靠着乘夜纵火,哪怕不能靠近放火烧营,也能近距离制造足够大的烟雾,将坚固营垒背后的大雍军队逼出营地,被迫仓促应战。

        他却不知道,李恪的参谋部已经预料到了这种可能。

        除了加强明暗哨以及流动夜哨之外,还额外增加了夜间瞭望手。

        其他的时候或许是多此一举,但在李恪的命令下,大雍营垒外围早已经烧出来一条防火隔离带,与周边的草原有着鲜明的界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