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偏偏公孙璃巧舌如簧,“当时情况危机,此人身上有太子随身携带的印鉴和文书,加上他一直昏迷不醒,所以属下才想着先将他安置下来,随后瞒着摄政王太子掉落悬崖一事,只说他染了重疾,需要医治,这才有了王爷张贴布告遍寻天下名医的举动……”
公孙璃这番强词夺理的话简直侮辱人的智商,连晏七七都能听出错漏百出来,想必北国皇帝心中一样清楚。
她抬眼看了一下北国皇帝的脸色,竟然没有一丝异样的表情,晏七七暗自在心中咋舌,不愧是一国之君,不愧是皇室中人,儿子和老子一个比一个会演戏。
在一旁站着的大臣各个噤若寒蝉,眼观鼻鼻观心,都在听公孙璃扯淡。
而公孙璃不负所望,将所有的罪责全揽到自己身上,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将摄政王在这件事情中的嫌疑摘得干干净净。
摄政王陷害太子以假乱真那可是砍头的大罪,可要是换成另外一个人就不一样了,摄政王不光是“被人蒙蔽”的好人,同时为了让身染重病的太子康复,他还做了一件广招天下名医的大事!上哪去找如此为皇室着想的”忠臣“啊!
只要懂得变通,一件事情的性质就完全变成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再说了如果摄政王一倒,他身边的党羽便不值得一提,说不定从此树倒猢狲散,势力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被陛下一网打尽,唇亡齿寒,那些往日同摄政王走的近的,陛下一个都不会放过!
可要是找个背锅侠将这件事情一手揽住,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
王爷还是王爷,公孙璃就算是进了牢房里,假以时日王爷也会将他捞出来。
权衡利弊,这是最划算的买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