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然听完,轻轻一击手:“你说的有理,此事,是我思虑欠妥了。人都是这样的,涨可以,跌不行,要是现在涨了点,下次价钱又跌回去,说不得到时会引起骚乱。况这区区四万两银子用在买粮食上也是杯水车薪,不济事的。”
怎样将银子还回去,这事儿还一时间真将两人难住了。
后还是明定想到了:“你说的对,还之于民。这样好了,反正今秋种水稻需要很多农具牲畜的,我们就用这四万两买这些东西送给各县民众也就是了。”
玉然一听,这也算是个好主意,因道:“这也可行。不过,银子不能由府库出,不然,你怎样解释这银子的出处。”
明定道:“确实不能由府库出。”想了想,明定拍板道:“就以荣志生的名义出吧。就说是他义捐的。”
玉然道:“这确实是个主意。不过,这也太便宜荣志生了,无故得这么大的名声儿。”
明定笑笑:“也不尽然,这四万两给他,恐怕他还得添不少才够的。善人这名声可不是好得的,想来日后这荣志生对待民生必会更加用心的。”
玉然想想也是,便宜向来都不是好得的,这样也好,有了这偌大的名声,不怕他日后做事不尽心。
明定找来荣志生,荣志生听得有这样大的馅饼砸在自己头上,当即拍着胸脯表示此事必会尽心去做,不够的银钱,他会添上,请李大人放心。
还银子的事儿顺利解决,于是明定开始着手拍卖怡红楼的产业。
见知府大人亲自主持,江城富商纷纷豪爽的掏了腰包,比原来预计要得的银两多出了两万多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