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倒霉就倒霉在,谢永安慢慢长大,开始显现出过于惊人的风华来。王小姐,如今的王夫人的刁难,谢永安可以忍一时风平浪静。
可问题是当谢永安长大一些,事情就麻烦起来了。
走到大街上得戴帷帽、不然会交通堵塞,也就算了。问题是他念书的地方,乃是建安第一书院,谢大人虽不关心他,到底也是身份地位在那里,而且读建安书院得住在书院,一旬才能回家一次,王夫人不想看到他,乐的送他过去。
书院里饱学的老师不少,可书院里,除了努力攻读诗书的学子,还有很多大业权贵的子弟。
在这里住宿,谢永安自然也不能戴着帷帽,大业文人雅士好男风的不少,权贵更是荤素不忌。谢永安如此品貌,很快就被盯上了。
其他人的热情追求,谢永安可以板着脸拒绝,可几位皇室子弟、先帝幼子小王爷、加上被塞到书院收心的少将军一起团团盯上他,跟一群狼盯上一只羊一样,谢永安就真的头疼了。
他到底也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当时还想耐着性子对他们解释,反而被半强迫地成为了朋友关系,而后这几个人天天在他面前明争暗斗,少年谢永安看不太懂。
他只觉得他们太吵闹了些,但是身份所碍,只能忍,努力在各种骚扰之中念书,好容易考了一场,一篇策论艳惊四座,惊到了众人。
谢俞当年也是探花郎,你便也委屈一下,做个探花郎吧!当时圣人看着谢永安如此芝兰玉树,站在几百个学子之中,衬的旁人都变成了白昙底下的花泥一般,心中大为畅快,钦点探花之位。
一门双探花,这可是大大的吉祥之事。当天就是谢永安一生之中最辉煌快乐的日子,他穿上了探花郎的红衣,鬓边戴上了御花园的花朵,骑上御马,从宫中一路跟着队伍出了宫,绕城一周夸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