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人,张进波真是没办法了,只能不停的托人帮忙,有些工友也有邻里乡亲在附近打工的,过了两天,他花了点钱,总算又搞了两个人进厂。

        最后就剩下他姐夫,没地方去了。他只能来找管艳萍和简书枚商量。

        简书枚情知这事不好办,却也不得不帮着想办法。

        何况,张姐姐还天天跟着她一起睡呢。其实呢,她觉得进厂也不是唯一的方式。大家要改变观念。前一世在这个地方生活了那么久,她很清楚,再过两年这里会热闹繁华很多。而且做吃的很挣钱。

        其实做餐饮,小吃,只要经营的好,就没有不挣钱的。何况这个地方人又多,在外面吃点东西也是大家很正常的需求。他们自己就经常在外面吃,比如叫个炒粉,吃个八宝粥什么的。

        她前段时间都想过,光打工,其实并不是好出路。打工是年轻人吃香,就算这样,大半的人也只能在流水线上当个一点儿前途也没有的工人。还不就是赚几年的辛苦钱啊。

        年纪稍大些,结婚生孩子了,多半的人要么回乡去了,要么因为没钱养孩子家里负担重,继续出来干着这最底层最辛苦还挣钱最少的工作。关键是再过十几年,好多产业还会被淘汰,很多工人都找不到工作了呢。所有的工厂,对打工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所以,她就和张进波,管艳萍商量,能不能就直接让张姐夫在厂附近搞个小吃摊子算了。

        因为这群人当中,张姐夫学历最低,年纪也最大,但是她听张姐姐说,张姐夫厨艺不错,在家里也经常炒菜做饭,平时村里的流水席,他也经常帮忙的。

        搞个小吃摊子,也不需要太好的厨艺,普通水平就行了。这地方,都是些普通打工人,大家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做出来的东西,比工厂的大锅饭好吃就行了。

        农村的流水席,简书枚也吃过,其实人家那水平还不错的。因为如果不好吃,大家都会说的,下次也没有人请你帮忙了。农村人其实也很爱攀比的。这种流水席,一般还格外讲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