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坊管事拿来的新纸只剩下小半后,宋佩瑜才长长的呼了口气,不仅整理好了心情,还下定了决心。
这么好的新纸,当然不能只在少数人手中流通。
200铜钱就能买上百张,不说其他地方,起码咸阳的百姓都能买得起,再咬咬牙,劣质墨水与猪毛或者兔毛制成的笔也能买得起。
不说远的,起码衙门里不如品级的小官吏,能短时间内认字并能写出来。
对于赵国,甚至是九国来说,这将是巨大改变的开始。
有了良种的教训,宋佩瑜不再觉得他自己就能想的处处周全。
过于超前的眼光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
他决定先将新纸的事瞒下来,回到咸阳后再私自告诉宋瑾瑜与永和帝。
若是宋瑾瑜与永和帝不许他将新纸卖200铜板一刀,他再另想办法也不迟。
宋佩瑜脸上重新露出笑意,将毛笔放在笔洗中,回过神看他刚才都写了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