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出身的小老百姓,就算把银钱看得重些,也是人之常情。”
“不说其他,就说我们灵湖村这么多村民,现在要是谁懂经济营生,能赚到钱比别人家里过得更好,只会让村里其他人羡慕嫉妒,而不是被人看不起。”
顾元元一想也对,他们本来就不是为了让沈正则考功名去的,喜欢赚钱,也没什么不好。
沈正则开始去镇上读书,正好沈宝儿每天早上要赶去镇上的火锅铺子,两姐弟一起出门,倒是有伴,坐在牛车上还能聊聊天。
只是,如今夏秋之季,坐着牛车赶路倒还好些,等以后天气凉下来,大早上的,路上都是霜冻,再让他们天不亮就坐着牛车赶往镇上,那就受罪了。
左右如今家里也不缺银子,顾元元和沈正凌提了一句,两人第二天就去县里买了辆马车回来。
这年头的牛和马一样,都是大物件,买了以后,要去衙门登记,顾元元顺便就把家里的一摊嫁妆,和火锅店,都在衙门里登记了一下。
火锅店暂时挂在她名下,也是一家人商量好的。
不是他们小人之心,而是,老沈家的骚操作实在太多,而这个时代,没分家,未经长辈允许不得置办私产,当时设立这一条律法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体现百善孝为先。
但正是因为这条律法的存在,像沈正凌这种,遇上家里长辈偏心的人,就特别倒霉,只能做牛做马,任由搓磨,却无法光明正大的反抗。
否则被家里的长辈告到衙门,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物全都得上交给家里不说,人还要挨板子坐班房。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患于未然,他们家里所有的田地铺子,全都登记在顾元元名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