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百姓,想要改换门庭,就只有靠读书这一条路。
而农门贫寒,吃饱穿暖已是不易,咬牙供一个读书人出来,如果不是指望他考功名,还能是为什么?
至于商人,家里虽然富裕,却是无根之萍,经不起一点风浪。
地位低下的商户,就算有万贯家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有权有势者做了嫁衣。
所以,商户人家纵然不缺钱,送孩子来读书,也是奔着考功名来的。
像顾元元这种说法,读书只为明理的说法,实在是太少见了。
顾元元看出夫子的疑惑,笑了笑,说道:“不瞒夫子,在来镇上求之前,正则在我们村里的老秀才那儿,开蒙过几个月。”
“老秀才学问好,人品也正直,就是,教书的理念,和我们之间有点冲突,想让正则最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用来读书考功名才好。”
“我们觉得,以正则的年纪,这样读书压力实在太大,所以,一家人商量过后,最终决定,给正则换个学塾读书。”
“刚才,夫子没有说这番话之前,我听说贵学院的学子,是本镇乃至本县,考取秀才人数最多的,心里还有些担心,生怕贵学院的教学宗旨,也和我们村的老秀才一样,考功名至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