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海盐生产分两步进行,分别是淋沙制卤和煮卤成盐,。
淋沙制卤,已经有些接近晒盐,不过由于晒盐前期建滩、整滩、建盐田的工程量太大,所以还没有人研究出来。
陈逊想购买海南盐栅的官富场就是为了让更加先进的晒盐工艺研究出来,然后利用极低成本的海盐赚取巨额利润。
初春的广州已经有些炎热,盐户李三站在卤井前,左手持一个鸡蛋,右手深入卤水中掌心朝上。待右手到位后,左手一松,鸡蛋掉入卤水中,先是微微弹起,然后渐渐沉了下去,刚好被水下的右手接住。
“哎!还是太淡了。”叹了一口气,李三收好鸡蛋,起身回到盐溜,打算继续用舀水器舀海水灌洗。
卤水在煎煮前,浓度必须达到能够浮起鸡蛋的程度,否则其中盐的浓度太低,消耗的燃料会多很多,不合算。
这些盐户当然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不过长年累月积累下来,总能总结出一些接近真理的煮盐方法。
连续浇了三道盐溜,累的腰酸背痛的李三终于能够站起身喘口气。
伸展着腰肢,李三不经意间看向东边的海面。
“嘶!”海面上的景象让李三倒吸一口凉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