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主给予这些人的待遇都是固定工资,由监工负责监督,每天完成固定的生产量,方才给钱或者管饭。

        再加上工具简陋,安全设施差或者几乎没有,各干各的没有配合等等问题。

        这种生产模式,产能能有多高?

        在陈逊看来,这种小作坊式的采矿模式必须得废止,由军政府组织起来,利用机械之力大规模开采,指数式的增加铁矿产量。

        而且天堂山还产煤,铁矿的初步冶炼也可以放在天堂山附近,免得来回运输铁矿石和煤浪费人力、浪费时间、增加成本。

        在陈逊的规划中,天堂山一脉今后会成为军政府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将会支撑起军政府初期发展的用铁所需,直至军政府地盘扩大,有了更合适、更大规模的重工业生产基地。

        设想很好,实际操作起来困难却很多。

        之前收了个商税,都逼得商户们集中到佛山堡“造反”了,若是要收了矿主的铁矿、煤矿,他们还不翻天了?

        收商税只是增加了商户们做生意的成本,收矿可是直接砸了那些矿主的饭碗。

        而且,矿主们能够聚集起来的旷工和商户们聚集起来的工匠可完全不同。

        看看历史上,有多少强悍的兵种、军队是由旷工组成的,就知道这个工种在造反上先天优势有多么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