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农工商,商人名声最不好,地位也最低,可是,她偏偏要走这条路,她要站在商业帝国的最顶端,让所有人仰望。
李俊前几日说的没错,她想在京都站稳脚跟,拓展自己的生意,那么,她一定要有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人脉。大树只有错综复杂的地下根茎,才可能屹立在地面上,经历风霜雨雪,却不会被吹倒。
她要打响自己的名号,然后从西塘村真正的走出去!
李麦穗见文秀望着远方,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端着一盘白粥走近,低声道:“秀姨,你先吃点东西吧,弟弟妹妹肯定会没事的,你别担心了。”
文秀“嗯”了一声后转过身,随李麦穗一并坐到了院子的石凳上。虽然已经是腊月初十,寒风刺骨,冰冻如刀,但凳子上铺了厚厚的蒲团,倒也不觉得冷。她喝着暖烘烘的白粥,突然抬头问道:“麦穗,你跟刘一德怎么样了?”
突然提起的这个话题,显然问的李麦穗有些措手不及,她压根儿没有料到,在这个时候,文秀会问自己这话。她低着头,红着脸,羞涩的厉害。但是,文秀看不见的眼眸里,却布满了一层悲哀。
这些日子,文秀都采用的是“放任”的态度,明明知道李麦穗和刘一德不会有结果,但是,她也依旧让两人发展。准确点说来,是让李麦穗继续往刘一德那一堵墙上撞,好让她明白,现实和理想的差别究竟在哪儿。
眼看又要过年了,开年之后,李麦穗便十五,也就是大姑娘了。若是亲事再不定下去,后面的闲话又会接踵而来。虽然,十五岁在文秀眼里,确确实实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罢了。可是,入乡随俗,十五岁就是该谈婚论嫁了。
李麦穗的名声被她坑爹的爹娘害的不轻,但如今有她和李俊这个靠山在,已经鲜有人提起之前的事。现在有她和李俊做主,她的婚事也就容易了许多。即便是嫁到镇上去,也不是什么问题。
李麦穗等了半天没听见声音,一抬头,却见三婶漂亮的双瞳整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她脸颊瞬间更红,眼眶随后也跟着红了,抿着嘴唇摇了摇头,好半响才低声道:“一德哥哥,正月初六去杨家屯儿送期。”
“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