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欢喜的应下了代为看照孩子的活儿,让文秀放心大胆的去赶集。

        文秀每次出门,都找方氏给她看孩子。不为别的,方氏这人就是爱占点小便宜,但心肠不坏,并且有责任感,让她帮忙,自己也放心。只是每次就是花点东西或者钱罢了,但凡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那就不是事儿。要是找其他人,她可就没这么放心了。

        文秀和宋晓月走在半路碰到了张家村赶牛车的老汉,老汉昨儿跟文秀买了两斤土豆粉,对她还印象深刻呢。张老汉专门给人赶车,坐车一文钱一次,他车上有四五个人。他见还有空隙,便停下车让文秀二人上车。

        文秀不想再经历牛车的颠簸了,向张老汉道了谢,然后与宋晓月继续走路。要知道,不是所有车都坐着舒服的!

        时逢赶集之日,镇上相当热闹。文秀进了城门后,首先去早点铺买了肉包子和白面馒头。然后又同宋晓月去东市买了一斤猪肉,两人这才去了布店。

        文秀今儿来赶集的目的主要是买布做新衣裳,然后再买棉花做一床厚被子。可是,她有些为难,她一不会剪裁,二不会缝补,三不会弹棉花,她买布和棉花回去咋办?如果都买成品的话,成本得翻几倍,她手上的银子也就差不多耗费在这儿了。

        宋晓月左顾右盼之后,便瞧见了一脸忧心的文秀,扯了扯她的袖子问道:“秀娘,你咋了?”

        文秀知道宋晓月女红也不行,纳个鞋底儿还勉强,要是请她做衣裳那就只能望而却步了,“我不会女红,买布回去也糟蹋,可买成衣又太贵,哎!”

        宋晓月闻言,“哦”了一声,满脸不在意,“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呢!没事的,你买了布,请春根嫂给你做就行。”

        庄户人家,家里的妇女大都会缝补做衣裳。手艺虽然比不上镇上布庄里的专业裁缝或者秀娘,但自家人穿却是够了。李氏的手在整个西塘村都挺巧的,她做的新衣裳好穿又好看。宋晓月每次买了布后,都是请她做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