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但文秀心里依旧担心的紧,路过方氏家时,送了她一斤土豆粉,请她帮忙照看一下。

        方氏就是个贪小便宜的,只要有便宜占,让她干啥都乐意。两文钱一斤的土豆粉呢,就让她偶尔去晃一晃两个孩子而已,她真是赚大发了。她笑着接过土豆粉,并跟文秀保证会把孩子看好后,文秀这才放心的同宋晓月离开。

        文秀今天打算去的村子是张家村,就是张氏的娘家。她打算从近的地方开始推销土豆粉,张家村离西塘村最近,其次是苟家庄,再然后是杨家屯儿。等这几个村儿都跑遍了,她再去镇上试试,说不定镇上的大户人家也喜欢尝个鲜不是。

        土豆粉的制作工艺并不难,只要好好琢磨,很快就能学会。文秀知道自己的这生意做不了多久,所以她想趁着大伙儿新鲜,在能赚钱的时候多赚点。至少,让她赚点银子让她们娘仨熬过这个冬天。

        张家村离西塘村大概半个时辰的路,说远不远,说近也不算近。但是,张家村是个大村,除了极少数的人家外,基本上都姓张。若是往上数个五六代人,一个村的人都能扯上亲戚关系,这就比新塘村的人口结构简单了。

        西塘村的人,大都是外来的人落户安家,然后与周边各个村联姻,时间久了之后,人口便多了起来。但与周围的几个大村相比,人口上还是差了不少。

        张家村的村口在东面,从西塘村出来后,一直沿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走,绕过河流,走上半个时辰就到了。文秀和宋晓月出门的早,走到张家村村口时,也不过才现代时间的九点左右。

        今儿天气不错,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村民们稀罕这暖阳,吃过早饭后,一群老头老太太便在村口的洋槐树下唠嗑。老头儿们聊着今年的秋收,老太太们则东家长西家短的说着八卦。

        女人们向来比男人爱嚼舌根,凑在一起说完这家说那家,一群人是笑容满面,朗朗笑声,一个个脸上都是掩不住的笑意。

        文秀上辈子性格就比较内敛,不会与不熟的人胡吹海聊,更不会乐呵乐呵的往人堆里凑聊八卦。可宋晓月恰恰与她相反,哪儿有热闹往哪儿凑。两人进村后便看见了人群,文秀依旧不紧不慢的走着,可宋晓月却咋咋呼呼的跑向了人群。

        “婶子,你们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你是谁呀?来我们村有事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