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进了后院,没一会儿,之前那个懒洋洋的年轻人便赶着牛车从后院绕了出来。他一脸不情不愿,但见文秀二人搬东西吃力,却又下车来帮忙。

        文秀同老板道过谢之后,年轻人才赶着牛车离开。

        这时候,街道上已经开始慢慢热闹起来了。

        回村的路上,宋晓月得知文秀买了五十斤精米,五十斤糙米,还有二十斤面粉,惊讶不已,嘴巴张的大大的,随便都能塞下一个鸡蛋。

        文秀有了钱就是大手笔,五十斤精米啊,竟然买的眼睛都没眨一下。

        宋晓月差不多与文秀是同时期嫁到西塘村的,对文秀的遭遇和处境,完全算一个见证人。一个五年来身上为揣过一个铜板儿的人,花银子如流水......太不珍惜了。怎么就不趁有钱的时候,存上一点呢?

        “喏,还你的包子钱!”

        文秀将数好的铜板塞给宋晓月后,又打开油纸包拿了馒头出来,分给她和年轻人,自己也啃了一个。

        宋晓月还处在自己的想法中没回神,铜板没顾上收,馒头也食之无味,喃喃自语。她声音虽小,但文秀却是听的清楚,好像是在说文秀败家,银子该省着点儿的。

        文秀见她精神恍惚,也不与她说话,自顾自的啃着馒头。等她吃完一个馒头,赶牛车的年轻人也吃完了。

        年轻人啃了一个馒头,精神了几分,便于文秀说起话来。

        文秀从没坐过牛车,还以为坐牛车是一件多么舒服的事,谁知道一路颠的她屁股都快成四瓣了。如果光是痛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她胃里翻腾的厉害。同年轻人说话的时候,有好几次都有一种要吐出来的感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