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正统的一方孙家一族在这里宣布投降了大汉。

        同时诸葛孔明亲自写了一封书信,让江东老臣滕胤带着前往了庐江,那里有他的侄子诸葛恪。

        对于这个侄子,诸葛孔明丝毫没有担心,除了他们都是诸葛家族之人以外,其实他们之前还有别样的缘分。

        诸葛恪,差一点点就要管诸葛孔明叫一声爹,只不过最后诸葛瑾的选择不同罢了。

        当初诸葛亮膝下无子,而诸葛瑾却是已经生了长子诸葛恪与次子诸葛乔,还有幼子诸葛融。

        所有人都觉得诸葛乔的品行要比诸葛恪的更好,而当时年纪尚小的诸葛恪也还未曾展现出多么过人的实力。

        因此很多人建议将诸葛恪送到诸葛孔明的麾下,而将诸葛乔留在身边。

        但是因为诸葛恪乃是长子,虽然容貌不妥,但终归占着嫡长子的身份,这才被诸葛瑾留下了。

        而诸葛乔现在不单单是诸葛孔明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也是汉室朝廷的吏部尚书,朝廷重臣。

        不过即便如此,诸葛恪这些年和诸葛亮这一脉的关系也没有断了,很多人都觉得诸葛恪性格过于极端,恐怕日后会有大祸,所以诸葛恪也一直和诸葛孔明以及诸葛乔有书信来往。

        包括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虽然已经是大汉的翊军将军兼任中护军,但是一直管诸葛恪叫伯父,算得上是联系着双方,同时这个孩子也颇得诸葛恪的喜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