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和郭太后进行秘密商议,让出了禁军过半的大权交给了郭太后,只保留部分禁军兵权的曹爽换来了对朝政指挥插手的机会。

        借助曹芳正式亲政之前半年的空档期,他直接将自己身边的心腹一次提拔,从散骑常侍陆陆续续的变成了朝廷的尚书,同时加上已经是河南尹的李胜以及司隶校尉的毕轨。

        曹爽在短时间之内,控制住了尚书台,之后他再次将邓飏从颍川太守位置上过渡一下子之后,直接提回了京师洛阳之中担任他的大将军长史。

        和另一名心腹,新任吏部尚书何晏两人执掌朝廷官员升迁惩戒等事,一举握住了半个朝堂官员的路,如此一来掌握了吏部以及尚书台的曹爽正式在朝堂上开始了一言堂的时代。

        而这个时候郭太后还在再次得到了军权而沾沾自喜,司马仲达也被曹爽逼的退居于府邸之中,唯一的权利应该就是每日尚书台的例行询问。

        而得到了大权的曹爽还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雄心,可是他麾下的几名亲信却是完全不同了。

        其中朝堂之中代表着曹爽的三名亲信何晏、邓飏、丁谧在掌握大权之后突然变了自己的性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曹丕和曹叡对他们的压制太过于凶狠了,让他们有些过于压抑了。

        此时初掌大权的三人均是变得开始有些任人唯亲了起来,借助自己的权势,对于朝堂众多大臣的任免都有些让人看不透了。

        尤其是执掌吏部的尚书邓飏,已经不是任人唯亲了,他已经开始有些借权敛财了,其中他本身就贪财好色的这种性格更是被无限放大。

        最为出名的一件事情是,名将臧霸之子臧艾想要求官,可是屡次拜见曹爽均不得见,而郭太后与司马懿又与他家没有渊源,无奈之下只能求见邓飏。

        最后臧艾的确是得到了一个官职,位置还不低,可是他求官的经过却是因为,他将自己父亲生前最宠爱的侍妾送到了邓飏的府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