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人难忘的中秋,是一个划时代的中秋,是一个变革的中秋。不过最后一条,大家都是在很久之后才体会到的。
不是因为在中秋前一天,皇帝没有争求朝臣的意见,一力主张设立监察处,以原御史台、都察院两处人马为基础,监察百官。也不用朝臣举荐,皇帝亲自宣布由平郡王出任正史,副史由原都察院副史孙坚担任。
而是因为在城门处,忽然出现了一条笔直的、平坦的、通向远方的大路。没有人见过修这路的材料,走过的人却说,比起石板铺成的路还要平,除了十来丈远有条小缝外,根本看不出是人为的痕迹。
其实前段时间在西门出城的人都已经发现,在原来的路旁,支起了长长的布帏,里面传出叮叮当当的声音。也有靠近路边的田地被人悄悄买下,只是买家分散,并未引起注意。
谁知就在中秋前一天早晨,这路旁的布帏突然被全部撤掉,就露出了里面的真面目。最初看到的人,除了震憾还是震憾,都不知道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有些老人只当是神迹,就要焚香跪拜。
此时西门里却出来了一辆马车,车子一下子就驶上了那大家不知做何用途的东西上。只听马蹄得得声清脆悦耳,车轮滚滚处滑动顺遂。
竟是路,这样平坦的,光滑的东西,竟是路!
大家忍着好奇,只看着那辆车在路上来来去去。再一时,车子停下后,才从里面下来了一个人,有认识的人小声道:“是鼎国公。”
这位国公大人可是大名鼎鼎,只说他发明的碳笔与种出来的土豆与玉米,已经让他家喻户晓。今天他第一个驶上路面,莫不是?
就有胆大的人远远地问道:“国公爷,这路小的们能走不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