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与皇帝巴不得他快走开,不想人家下句是:“公主也出来大半日了,想也疲累,不如我送公主家去。正好给母亲请安。”
完全听不下去了有没有。就算是来自现代的皇后,都没想到平郡王一得了机会如此会发挥。她与贾赦的心思差不多,怕平郡王一时心热,总想着让黛玉与人多多相处,别冷了人家的心。可现在分分钟都等不得的平郡王,又让皇后心里打起了鼓。
黛玉今年才十三岁,就算是过了年不过十四,还是虚岁。可以平郡王这着紧的样子,怕是太上皇现在心里已经在给两人排婚期了。还是个孩子呀,皇后想得心肝肺一起疼。
果然,就听太上皇问道:“这个娴静,过年也有十四岁了吧。”
“是,还有一年就及笈了。”青朝女子,多是及笈后方才成婚。难得太上皇还有心思操心一个小女孩的年龄,就是原来太上皇自己的几个女孩,也不见得记得如此清楚。不过想想平郡王的年纪,也难怪他记得住林仙子的岁数。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太上皇就有些不耐烦:“你看看念恩的样子。”
皇帝对这个侄子即心疼又好笑:“怎么就看上了个这么小的。但凡再大一点,何必露出这样猴急像。”
皇后不理皇帝吐槽,只一心对付太上皇:“就算是不用等到及笈,那孩子身上还有孝呢。要是不让她守完了孝,怕是那个家伙回来,有得闹了。”
听皇后提起贾赦,太上皇又有别的头疼之事:“皇帝,你看如今对这个贾赦?”
皇帝想了想道:“东西还没推广开,不如等推广一年,见了成效再封赏。”这次可不能再用封赏家人对付了。
太上皇再想了一时道:“不必再等一年。立时下旨吧。”
听他这样急,皇帝倒不解起来:“何必急于一时,左右他也不在京中。再说等见了成效,也不至于让那些酸儒说什么赏罚不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