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倪梦在为自己挑选剧本,甚至当初在为女儿挑选剧本时,也只着眼于剧情片和文艺片。她认为只有内核复杂,人物复杂的作品才能被铭记。

        直到今天此刻,倪梦对青春片中的一位母亲共情,她被功利蒙蔽多年的眼睛才忽然看清。

        她才明白,其实题材、故事、复杂性都是其次,一部作品最重要的或许是“情”。自古以来,所有的创作无一不是以情动人。

        无论内核简单复杂,只要你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共情,那你就成功了。

        她以前,错得太离谱。

        倪梦看向身边这个已经实现大满贯的第一大导,突然恍悟:“所以张导,当初《一天》选人你连见倪苏一面都不肯,其实不是因为她本人,而是因为我。”

        张正祥是当初挖掘倪梦演戏的导演,那时候的倪梦比现在的倪苏入行时还要年轻,才14岁。她也曾有过灵气四溢的时刻,否则也不可能和萧曼如在影坛两分天下,只不过她后来实在走得太歪了。

        作为恩师,张正祥也不隐瞒她:“是,你太着魔了,所以我连坐你推荐的人。不过——”他顿了顿,又说,“事实证明,导演也不可迷信,你看倪苏她在徐风的手下,一样的发光发亮。”

        他这么说,也就是很看好这部《野蛮生长》。

        倪梦顿时更觉羞愧。

        连她的恩师,大满贯导演都没有看不起青春片,她这个小小的演员又凭什么搞题材歧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