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明皇太子带头,各家贵女引流,不到一个冬天,这种用羊毛和棉花绞在一起的原始材料就随着它保暖、方便的编制方法传遍了大江南北。
毛衣的编织古已有之,最早是为了不浪费鞣制皮革时被剃下舍弃的牲畜毛发,但到了后期人们便发现,用牲畜毛发编织成的毛衣保暖性极佳,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刺皮肤,因此只在北方游牧区域流行。
但现在,大明的商户们却推出了截然不同的产品。
通过不同的绒线配比和不同的竹针粗度可以有效控制毛衣的密度,若是配上编织技法和染色,看着粗犷的毛衣也能变成既御寒又好看的衣料。
这一点,大明的皇三子朱允熥可以站出来现身说法。
身着皇兄爱弟毛衣的他,就是这个冬天最靓的仔!
第171章
在传统文化中,夏冬二季被称为夏伏冬蛰,都有让人避开在这恶劣天气外出,尽量躲在家中的意思。
但一味躲在家里实在是让人很无聊,在将春季可能使用到的农具一一修补,又编了草席篓子等物之后,无所事事恰存粮的农人难免生出坐吃山空的紧迫感。
这种感受迫使人们去没事找事,而就在这时候,打毛衣这件事立刻就以一种闪亮亮的姿态侵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原材料简单、织法便捷、原材料投入只需要两根棍子,还有什么能比这个生产技能更方便的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