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实在没了风……

        那就只能靠脚踩了。

        大明的匠人在船只的左右和后方都做了木轮,这一设计的灵感或许是来源于乡间用于灌溉的水车,这种改进后的轮船只要靠着脚踩就能带动履带,让船只缓慢前行。但这都不算什么,最让人侧目的是船只的后方装了一个螺旋桨。

        别小看这个在现代已经融入千家万户人尽皆知的动力设施,这种叶片状态的螺旋泵原本要在两百年后才能被发明出来。虽然它的原理就和风车、水车基本类似,但从大到小,从方形到圆弧,无一不是经历了千万次的实验和比对研究。

        尤其是将其用在船舶的动力上,更是世界首创。

        这并不是木白指点的,完全是工坊匠人们的灵光一闪。

        此前,为了在枪管里刻画上能够让子弹的射距更远、精准度更高的弹道,大明开启了冶铁改进之路。

        但众所周知,科技的发展到了明朝基本已经到了传统工业的末端。

        所有的技术能改造的都已经改造完成,原材料的升级也已经基本完成,留给明朝匠人们的发展空间已经非常小了。

        于是,大明的工匠们就像现代那些习惯了快捷廉价的工业制品,开始追究起“古法制造”的现代人一样,重新将目光投向了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各种技术。

        他们觉得说不定老祖宗想出来的不少办法其实是有用的,只是当年的原材料或者火候不到,所以无法达成最佳效果,因此,他们决定将新材料、新技术结合古法进行冶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