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样的气候对于北方人没错,对于地处云南的他们来说,大明国都所在的应天府人已经是北方人啦!来说却是十分习惯的。

        在古时候打仗气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天时地利”中的“天时”就是指气候和气象因素,绝对不容小觑。

        譬如,当年元政府在攻打南宋的时候有好几次退兵就是因为北元军队受不了南边的酷暑,习惯了在凉爽草原纵马驰骋的骑兵部队面对水网纵横潮湿闷热的江南夏天根本适应不来。

        不光人受不了,马也受不了,在相继有骑兵中暑扑街之后,当时的元军指挥只能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骂骂咧咧地回去了。

        可笑的是,南宋政府掌握到了这项技能后自觉get到了什么了不得的技能,不想着如何强军退敌,只想着遇敌时施展拖字诀,死命加固城墙好让两军僵持得更久一些。一竿子文臣天真地认为,只要熬到了夏天,这帮子北方佬自然就受不了。

        这样的计策前几次的确有用,但等蒙古军队在外面学到了名为“回回炮”的配重式抛石机后,形势陡然间逆转。

        再坚固的城墙都无法在投石机面前保护好城中军队。长时间的防守消耗的不仅仅是意志力还有锐气,待到粮草再被消耗完了,人心散了,自然再也挡不住敌人。

        南宋王朝就此瓦解。

        大明王朝的帝王和臣子都是从战争中浴血而出的一代人,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木白有九成把握对方会在冬季发动进攻,剩下的一成……那就得看明军是否已经收服了刚被他们打下来没多久的川贵两地的军民了。

        毕竟大家都是邻居,气候相差不大,如果能够活用川军黔军的话在别的季节打起来也是很有可能的。

        对于学生的一番分析,王老先生虽未明言赞同与否,但从他给木白倒上一杯蜜水的态度来看他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